眼下正是“沙漠人参”大芸成熟的季节,从“谈沙色变”到“沙漠生金”,在各族群众的努力下,麦盖提县终于真正实现了“向沙漠要效益”的愿景,初步实现改善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在麦盖提县沙海林场梭梭种植区,村民们正忙着采收梭梭根部种植的大芸。现在正值大芸丰收的季节,由于平时护林员管护得当,挖出来的大芸不仅个头大、而且品质还好。
沙海林场护林员拜合提·托合提说:“大芸管理起来很方便,现在我每个月的工资都在-元左右,如今国家的政策也很好,今后我要更加努力,为沙海林场的生态林建设贡献力量。”
大芸是一种寄生在沙漠植物梭梭根部的寄生植物,学名肉苁蓉,是极其名贵的中药材,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梭梭林下种植大芸,不仅可以紧紧锁住风沙,也为麦盖提县发展沙产业提供了宝贵的发展经验,使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从而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会有今后发展的高歌猛进。”从“优化生态”到“绿色赋能”,生态收益正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麦盖提县治沙中心副主任吐尔地·达吾提说:“今后,我们在注重生态建设的同时,也会提高梭梭和肉苁蓉的种植面积,让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发展,进一步提高经济收入,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
来源:麦盖提县融媒体中心记者阿依排日·艾司卡尔艾山·日合曼
主编:常磊责编:汪玉珍编辑:杨柳
投稿邮箱:xjksljl.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