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 https://m-mip.39.net/nk/mip_5154126.html

古代设置学校开始算起,廊坊教育发展至今已有整整年的历史。

据记载,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的第二年即公元年,临泃(三河旧称)建县学。县学也称学宫、庙学,因多建于文庙(孔庙)而称,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办学校。经科举考试录取进入县学的人称“生员”,也就是俗称的“秀才”。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年),安次县建县学。大城、永清、固安的县学分别建于北宋和辽、元两代。香河、霸州、文安的县学建于明代。宋元至明,县学官员称“学政”“教谕”或“训导”,兼有教学和管理本县教育的任务。

封建社会另一种教育机构是书院。与县学不同,书院属民办官助性质,一般是由有功名有财产的乡绅建立,经费来自学田租税、政府资助和社会捐赠。廊坊境内成立最早的书院是霸州益津书院,建于元代至顺二年(公元年)。明清时期,东安县(今安次)有金台书院,三河县有临泃书院,香河县有淑阳书院,固安县有方城书院,永清县有益昌书院,文安县有广陵书院、崇正书院,大城县有凤台书院。书院延请学者名师任教,主持人称“山长”或“院长”。清末著名学者吴汝纶、翁同龢就曾分别任教于大城凤台书院和文安广陵书院。

由官绅富豪创办的民办学校,称“义学”(“社学”)或“私塾”。据不完全统计,清代今廊坊境内有义学和私塾47处。康熙皇帝曾到安次县邵庄子学校巡察,并亲书“邵家庄学记”,提倡创办义学、发展教育。

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革新法令,提出“废除科学,以兴学堂”。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年)又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地处京畿的廊坊地区,在各级政府和一些有识之士的推动下,新式学堂纷纷建立。年,香河县改“淑阳书院”为香河县高等小学校(今香河县第一小学前身),是为廊坊最早建立的小学。年,永清县益昌书院改为学堂。年,霸州益津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霸州石城村绅士田鸿年创办“田氏私立两等学堂”。年,东安县(今安次)建城内高等小学堂。同年,大城县名士邓毓恺和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弟弟邓毓怡一起创办白洋桥镇私立启智学堂。时间不长,邓毓怡又在家人的协助下创办了一所自强女子学堂,是为直隶(河北)省创建最早的一所女学堂。邓氏兄弟举家兴学的善举,得到了当时北洋政府的嘉奖。年,三河、固安、文安县的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东安县得胜口村士绅、曾任晚清刑部主事和民国时期黎元洪总统府顾问的马钟琇联合族人捐资建立“得胜口初级小学堂”。

年秋,清廷正式下诏“立停科举,以广学校”。各县义学、私塾相继改为小学堂。年,英国钦差、基督教华北辖境会长鄂方智主教联合永清县绅士朱久聃,用地方庚子赔款白银3万两做建校基金,在私立存实学堂的基础上兴建私立存实中学堂(今永清县第一中学前身),是为廊坊最早建立的普通中学。

年1月,中华民国成立,新的教育制度开始确立,《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学堂改为学校。在各级政府推动下,廊坊中小学教育有了明显的发展。民国初年域内有各类小学余所,当时较有声望的学校,有安次县尚实小学(得胜口)、永清县崇实小学(里澜城)和存实中学、霸州石城学校、大城县白洋桥启智学校和自强女子学校等。

抗日战争爆发以前,廊坊境内各类小学已发展到余所(其中女子小学30所、教会小学17所)。中等学校增至6所,除永清县私立存实中学外,年三河县人李福廷兴办宝蓟中学,同年固安县初级中学建立。年,三河县人韩文炳创办段甲岭乙种农校,属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年霸县建初级中学,年三河县人王穆如兴办穆如中学(今三河市第一中学前身)。年,永清存实中学开始招收高中班,年该校在国家立案,称河北省存实中学,是当时华北一带很有影响的学校,也是新中国建立之前廊坊域内唯一的一所完全中学。

上世纪30-40年代,除中小学教育外,幼儿教育、师范教育也在本地发展起来。香河、安次、永清等地的20多所完全小学附设了“幼稚班”,招收6-7岁的学前儿童,即为解放后幼儿园、学前班的前身。同时,文安、固安、安次、永清等县在师范传习所的基础上建立简易师范学校或乡村师范学校,培养小学师资。

抗日战争期间,本地很多学校都因战乱停办,但仍有小学多所。中学有三河县穆如中学、香河县初级中学、永清县存实中学(后改为永清县立中学)和霸县初级中学等4所。

解放战争时期,本地处于敌我拉锯地区,各县人民政府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努力恢复和发展教育事业。到年初,廊坊域内有小学近所,在校生10万余人。中学除永清县立中学、香河县初级中学外则大都停办。

廊坊各县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事业,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逐步走上正轨,经过不断恢复、整顿、普及、提高而实现健康发展的。知今鉴古,继往开来。回顾廊坊教育年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的教育发展,是有很多经验可以总结的,更有很多优良传统值得发扬光大。

作者简介:赵建新,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廊坊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廊坊市人民政府督学。河北省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河北省幼儿心理教育学会学术委员,廊坊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从事基础教育管理工作20年,潜心研究学前教育及家庭教育,多年坚持为中小学教师及家长培训,宣讲教育政策法规。《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浅谈幼儿园小学化的根源》《培养幼儿习惯是家长的首要任务》等多篇文章在省市报刊发表。主要讲座有《幼儿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习惯》《让孩子赢在哪条线》《幼儿园安全管理》《不要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让孩子好好走一生》等。曾在“环京津新闻网”做家庭教育讲座“让孩子赢在终点线”、“《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施的四大原则”、“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等。家教专著《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家长导读36讲》年4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得到幼教专家和广大家长好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5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