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廊坊“北三县”的三河、大厂、香河三县,与北京通州仅一河之隔,夹在北京与天津中间。近年来,廊坊市紧紧抓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在交通、医疗、产业项目等方面不断提质增量,加快打造北三县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京津走廊,明珠廊坊;幽燕腹地,溢彩流光。作为京津走廊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一大批综合交通运输项目在廊坊应声落地,高效便捷、四通八达的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路网体系逐步形成。廊坊市交通管理局机关党委副主任林爱民正在介绍廊坊交通区位优势廊坊市交通管理局机关党委副主任林爱民:一个是路网对接,咱们全市目前跟北京、天津对接的干线公路有20条,31个接口。还有运输方面,年8月份,廊坊开通了到北京大兴机场的客运班线,目前客流在稳步增长,第二个就是引进北京公交车进了廊坊,打造“京廊”无障碍交通。截止目前,全市有9个县市区已经通达了北京公交车,共引进了北京公交线路30多条。30多条公交线路中,经过北三县的就占了绝大多数。不断织密的交通网,也让北三县加速融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并且牢牢把握住了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在项目引进方面,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三河市的兴远高科产业园,就是典型代表。兴远高科产业园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带动下,兴远高科产业园从过去的传统高耗能产业集群,逐步变成了以“科技创新”为导向,重点培育精密制造、电子信息、医疗器械等产业。目前园区已入驻86家企业,其中60%来自北京。兴远高科产业园入驻的部分企业代表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慷回忆,年,经过深入地走访调研,公司最终决定将生产基地从北京搬到了这里。赵慷:兴远高科的区位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我们很多从北京过来的员工开车20多分钟就能到上班的地方。我们原来在北京的厂房面积比较小,每年只能生产多台仪器,然后我们搬到这边,面积大了,产量扩大了一倍,而且产品档次也提升了,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效益。赵慷说,企业入驻三河后,离上下游企业更近了,生产成本更低了。目前企业运行状况良好,每年的产值应该是超过一个亿。在香河县,距离北京50公里的机器人小镇,正在依托承接从北京疏解出来的智能制造企业,打造中国北方机器人产业高地。香河县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与招商局局长刘洪涛(左)接受采访香河县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与招商局局长刘洪涛:现在从我们香河,不论是到北京还是到天津都是半小时经济圈。年6月30日,京唐高铁要通车,从香河到北京15分钟,主要是这个区位优势,承接了北京从事机器人研发、工业机器人这块搬迁到咱们机器人小镇。世界机器人行业三大巨头之一的安川都林公司在年落户机器人小镇,公司副总经理金哲浩说,他们企业生产的喷涂机器人在国际汽车品牌奥迪、奔驰中被广泛应用。全自动化汽车喷涂生产线目前他们公司可以同时进行台中上涂机器人、50台底涂机器人的组装及离线调试工作。河北综合广播记者孙青欣采访安川都林公司副总经理金哲浩(左)安川都林公司副总经理金哲浩:我原来的公司在北京嘛,正好这块小镇的项目比较契合公司发展的条件,以及以后未来的一个发展前景,这块(小镇)他提供了一些相关的(落户)条件以及厂房周边的设施都是比较合适的。聚焦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正是廊坊北三县高质量发展中的机遇和动力。近年来,廊坊市北三县在与京津交通互联互通上实现了新突破,在大项目引进和开工建设上实现了新跨越,更在公共服务领域不断提升到新水平。廊坊市医保局医药管理和招商采标科科长刘则红接受采访廊坊市医保局医药管理和招商采标科科长刘则红:首先是扩大了京津冀定点医疗机构互认范围,现在把北京、天津各15家一共是30家医疗机构,纳入了我们各市的直接定点医疗机构,也就是我们的患者到这30家医院去,不用再到当地的医疗机构再办转诊,而且它报销的比例是医院报销比例。除此之外,廊坊市有家医疗机构已经开通了跨省及省内异地结算,这样令人安心的软环境,也让三省市居民在看病垫资和跑腿报销方面省了不少心。记者手记京津冀协同发展7年巨变,廊坊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白菜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机遇,就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如今,在高质量发展路上,廊坊的经济结构正在迈向“高精尖”,产业发展已经实现三地协同,百姓生活品质和人居环境也在不断提升,依托区位优势,廊坊正在全方位展现经济发展的活力、动力和潜力。记者
孙青欣、宋肖肖、屈冠华、付建岭、许晓彤、刘宇赫、孟健辉、葛威、王智博、廊坊台李强、丁晨编辑
悦悦河北综合广播等你……本文来源:河北综合广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