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柳林县高家沟乡中心校杨家洼小学教师王福平带着学生们在学校院子里玩游戏。新华社发

浙江省淳安县富文乡中心小学一年级新生奔跑在校园跑道上。新华社发

图为江西省乐安县湖坪乡村里小学教师黄兴来送学生回家。新华社发

调研样本中乡村教师职称结构比例图

编者按

年4月,在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小学,习近平总书记遇到了一位曾经毕业于这所小学又回到这里任教的乡村教师。总书记动情地说:“我就希望看到有这样扎根这里的一批乡村教师,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家乡培养这些优秀的后代。你们做的工作很有意义。”

近年来,《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年)》等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乡村教师的育人环境得到大幅改善。此外,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在第三章“人才支撑”中重点强调了乡村教师群体。

在小康社会全面建成、乡村振兴稳步推进的今天,我国乡村教师群体的工作与生活状况如何?他们在乡村振兴中承担了怎样的角色,今后如何更好发挥作用?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对广西、贵州、山西等五省份10区县乡村教师展开了问卷调查;同时,光明日报记者对广西、湖南、河北等地部分乡村教师进行了深度采访,形成本报告。报告从助力乡村振兴的高度就乡村教师现状、诉求与未来发展进行梳理,并提出了提升该群体队伍水平、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对策建议。

“在无数次家访中,看着一个个山区女孩因贫困失学,我心痛到无法呼吸。我体会到,一个受教育的女性,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改变三代人的命运。”6月29日,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在代表“七一勋章”获得者发言时感慨地说。自年建校以来,已有近名女孩从这里迈向山那头的大学校园。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有数百万名像张桂梅一样的乡村教师在坚守。他们仿佛一条条乡间小路,在中国大地星辰般分布的万千乡校中,以“传道授业”和“身体力行”指引着一代代农村学生走向梦想。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学校是改造乡村的中心”“教师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程。乡村振兴与乡村教育发展,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1.画像:重学习有情怀,半数以上从教前拥有乡村经历

“教师是我的一个梦想。”

“90后”大学生李佳佳年通过教师招聘回到家乡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大峪镇大峪中学,成为这里的美术老师。“这些年,乡村教师的育人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对音体美等学科也越来越重视。”李佳佳说。

七成毕业于师范院校或专业,整体学历不断提升,是典型的“学习型”群体。调研组发现,有71.30%乡村教师初始学历为师范院校的师范专业,通过不断进修,该群体中有64.80%的最高学历已是大学本科,相较于初始学历提高了36.23%,同样,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乡村教师也从0.39%提升到了0.73%。大学专科、中师或中专、高中的比例分别下降至30.67%、3.13%和0.43%。乡村教师队伍努力提升自身学历,不断更新思想、观念、知识和能力,是一个典型的“学习型”群体。

八成以上是正式在编教师,来源渠道呈现多样化。在广西玉林市博白县凤山镇第四初级中学担任体育老师的曾富好大学毕业后成为“特岗计划”教师中的一员。公开招聘、定向培养、国培计划、特岗计划……如今,多元化的乡村教师培养和培训提升机制,有效补充了乡村教师队伍。调查数据显示,84.20%的乡村教师是本校在编教师,此外,有4.61%是国家特岗计划教师,0.66%是地方特岗计划教师,4.24%是合同制教师,还有少部分为交流(轮岗)和退休返聘教师。教育部数据显示,自年我国实施“特岗计划”以来,累计招聘95万名特岗教师,覆盖中西部省份多个县、3万多所农村学校。

半数以上从教前拥有乡村经历,本土化特征明显。调研发现,八成以上乡村教师来自本校附近及所在城乡,有14.68%来自本省非本县其他城镇、乡村。此外,任职乡村教师之前,有过乡村生活经历(如乡村实习、支教等)的占58.61%,有过乡村读书经历的占49.73%,可见有过乡村经历是绝大多数乡村教师的突出特征,这有助于该群体在入职前就深刻地认知理解乡村与乡村教育。

个人教育理想与乡村教育情怀是选择在乡村执教的重要因素。“只要娃娃们能读书,我不要工资都可以”“山里的孩子需要走出大山,乡村教师要给孩子打好基础,把他们送得更远”……在访谈中,当问及究竟是什么因素让他们选择担任乡村教师时,“个人教育理想”和“乡村教育情怀”是被提及最多的答案。此外,同事关系融洽、家长认可等因素也是他们选择该职业的原因。

2.新貌:条件改善、待遇提升,成为乡村振兴重要力量

“评职称曾是我们最烦心的事。现在,教师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在边远地区和乡村工作时间越长越容易获得高级职称。镇上以前每年只有1个高级职称名额,今年有7个。”湖南省安化县平口镇完全小学教师刘习聪说,对于高学历乡村教师县里还有专项补贴,“我妻子是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乡村教师,县里每年发放1万元高级人才津贴和元住房补贴”。

自年6月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年)》(以下简称计划)以来,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境遇的改善拓展了乡村教师的作为空间、提高了他们贡献乡土发展的积极性,使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更加丰富、更为凸显。

年均职称晋升率显著提高,近七成平均月收入在元以上。调研发现,针对乡村教师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