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村内四面环山,相邻自然村有:矮车、增田,安流镇石门、沿角,大岭下、黄坪,徐屋、窝美自然村。因井头山下有一口涌泉,水质纯净清甜,邻近村民皆到此处取水,遂用方石块砌成水井,山下聚居地称井窝里。自然村落有井窝村、窝美自然村、徐屋村、嶂下自然村。该村在清朝属长乐县大都约。民国时期属五华县第三区大都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五华县太平区虎石乡;年属五华县双华公社竹山大队;年属五华县双华区竹山乡;年属五华县双华镇竹山村;年属五华县双华镇竹山管理区;年属五华县双华镇竹山行政村至今。
大约在明朝年始竹山村的先辈们开始开发并居住在这片土地上,村内居住陈、徐两姓,陈姓系为斌公满公八十九代孙。明永乐年间(公元年左右)迁横陂雷公坪、再分迁井窝里。徐姓从年八世祖素卿公之子从竹山村徐屋迁至墩上居住,约年,迁居井窝里。年全村户籍人口人,其中男性人、女性人;80岁以上老人有16人,最年长者85岁(女性)。村民均为汉族,属客家民系,通用客家方言。近六百年来的居住过程中,苍天保佑风调雨顺,村民勤奋人杰地灵,从未发生过地质大灾害,是一块适合人居的风水宝地。该村传统经营:种植水稻、番薯、木薯、板栗、豆类等;兼养畜牛、猪、鸡、鸭、鹅、羊等,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现在经营种植水稻、花生、茶叶等。青壮年外出务工,从事红木家具制作、创办工厂、经营商业等行业。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农业生产、工资性收入、商业经营等。年人均收入达元。
太阳塔该村大力发展传统板栗种植,此外还有花生、茶叶。特色传统节庆食品有:蒸甜粄、酿豆腐(春节、中秋节),红酒、米酒;特色工艺品有红木工艺、石料工艺。自然资源有林木;特色农产品有:客家老酒、米酒、花生、茶叶。该村公共设施有乡道Y线在村中经过。年全村村道实现水泥硬底,年通自来水,年通电,年通电话,年通网络。竹山村的井窝自然村落是红色文化遗址(属红一色革命老区),在这漫长的革命岁月中,留下了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五华县苏维埃政府、县农会设在该村墩上,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古连(县农会负责人)、陈庆孙先后在此主持工作;区苏维埃政府设在该村,区长邓中;乡苏维埃政府设在该村域;,乡长陈子文,副乡长陈水生、徐寿如。五华县赤卫模范队多人驻在该村的新学堂下,队长张乾。五华县学生军多人驻在本村“太邱地”及石头凹。队长甘志英。区赤卫模范队90多人驻守在该村的榕树下,队长曾林。竹山小学(原龙岗学校)系学生军训练基地,教官2人。原龙岗学校是兵工厂,制造单响、漏底五响长枪,厂长万子连。该村的崩岗肚里(榨油坊)制造火药枪(铳),厂长徐发群、徐佛妹。井窝村陈氏祠堂生产火药、土炸,厂长陈百奎。为革命、为人民献出宝贵的生命。被五华县人民政府认定为革命烈士的有:陈笑眉、陈子文、陈成圣、陈立洪。年该村被五华县政府认定为苏区村。
美汤斌公祠古民居现存2座:墩上徐姓三幢屋,陈姓《彰献楼》。代表性民居为:墩上徐姓三幢屋,占地面积约0平方米,结构为三进屋:上、中、下三堂各五间,左、右横屋,6个天井,大门坪宽广,前方为半月形池塘。村民居为客家民居,现存4座。代表性民居有“贵业楼”和“荣昌楼”,均建于上世纪50年代,各占地约平方米。建筑特色为上、下堂各五间、中间为厅,两边各二个房间,中间天井,两边还分上廊、下廊,保存完好,现仍有人居住。
东新春贤德楼该村宗教场所有慧云庵和太阳星君塔2处,被县宗教局定为3A级旅游景点,供大家观光旅游的好地方。民间信仰有《三奶宫》、《三山国王》、《龙颈伯公》诞辰。每逢节日,热闹非凡,全村信士们前往祭拜。
慧云庵该村有传统的宗族活动。每年农历正月初八日徐姓族人为纪念八世祖素卿公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正月十五日闹元宵,上午家家户户到伯公坛聚会参加赏灯活动,晚上到新丁户和新建房的户中上灯、猜码,非常热闹;每年正月十九日为李氏始祖敏公(县级保护)古墓祭祀日,九月二日为三世臬公(年列入县级保护)举行隆重祭祀活动。该村有2座神宫和社下水口公王爷、齐天大圣爷坛址。《兴福宫》位于汤里,重建于年,供奉观音娘娘、金童玉女、五谷仁爷碑。农历二月十九日,是观音娘娘诞辰日,由理事会发表文给各簿首各家各户上表,至十九日集体上总表祝福进香奉礼庆典。十一月十一日,以前是醮会日,解放后改为朝会,有竹山福全大都等信士们自愿捐款暨集体酬福,虔具牲礼,举行隆重的朝会庆典。
该村《天地宫》位于禾仓石路面上,建于年,内供奉有地母娘娘(即玉皇大帝母亲)、金童玉女、财神爷、天皇、地皇、人皇、黄帝、炎帝、轩辕、伏义神碑;每年农历十月十八日是地母娘娘诞辰日,附近各村镇的信士们,大老板慷慨解囊捐款,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男女信士们络绎不绝到坛前烧香跪拜酬谢庇佑之恩。并举行牲礼祭祀和大型庆祝活动,演戏几晚;农历二月初二日是春社日,水口公王诞辰,合村各姓同样举行了大型的庆祝活动。该村有多项民间信仰活动: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日为《水口春社》日;农历三月初三日为《三山国王》生日;农历三月十九日为《太阳星君》生日;农历三月二十四日为《惠雲庵》《子师爷》生日;农历七月十八日为《金母娘》生日;农历九月十八日为《五显华光大帝》生日;农历十月十八日为《地母娘》生日;农历十月二十二日为《三奶娘》生日;农历十月二十四日为《井利先师》生日。这些民间传统节日,村民们都齐心支持,捐资献劳,发动外出能人老板捐资。大家都带着喜悦的心情,锣鼓喧天、乐队、龙狮队、花鼓队、戏团等共同参加庆典祝贺活动。该村是红一色的革命老区,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大整合开发历史人文资源的投入,争取上级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把我村原苏维埃政府的旧址重修,把慧云庵、太阳星君塔旅游区继续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供大家观光旅游。
竹山阻击战旧址纪念园竹山村村级广场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