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我们就拿到租金了,光伏给我们增加了收入!”1月12日,临近农历小年,河北省香河县渠口镇魏家滩村的王桂荣就开始贴“福”字、挂灯笼,装点自家小院。一只只大红灯笼悬挂在屋檐下方,与屋顶上新置的蓝色光伏板相映成趣,呈现出了别样的年味儿。
华电香河北部新城区域一期65MW分布式光伏项目第一批公共建筑部分成功并网。田冶摄
去年12月26日,随着魏家滩村千瓦屋顶光伏电站项目投产发电,超一半的村民和王桂荣一样,率先享受到了屋顶光伏所带来的租金收益,平均每年每户元左右。
“不仅光伏板能生‘金’,我家屋顶也借‘光’翻了新!”王桂荣说。去年,在华电新能香河光伏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电新能香河公司”)的帮助下,王桂荣家的屋顶得以重新打理加固,装上了光伏板,旧貌换新颜。
“这板子搬上屋顶,会不会漏雨漏电?一年能给咱多少钱?”来王桂荣家拜早年的同村村民胡建民看着这个“新物件”好奇起来。听着王大姐的介绍,胡建民盘算着,“来年找村支书也申请个”。
正说着,华电新能香河公司光伏项目组青年突击队队长张晨宇带着队员来到王桂荣家,进行例行检查维护。
65MW分布式光伏项目(第二批)集中开工。本批次利用香河县新兴产业园13个村庄的户农户建筑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田冶摄
“我们每周都会检查三次,每季度还会给光伏板做一次清洗,雨雪天增派人手来巡查,让您的光伏板安得放心,踏踏实实收租金。”张晨宇一边检查一边说,一旁的王桂荣听到乐得合不拢嘴。
近年来,通过建设光伏项目探索多种乡村经济发展新业态,成为增加百姓收入的一个好路子。但回想项目启动初期,让村民接受起来也并不容易。“主要是大家对分布式光伏的认知度不够,不了解所以不信任。”
制作宣传视频做科普、找示范户做经验分享……张晨宇带领团队绞尽脑汁想办法,努力把这样一个受益于民的好项目推广到每家每户。
华电香河北部新城区域一期65MW分布式光伏项目第一批公共建筑部分成功并网。这是香河县首个整县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发电,标志着运营公司在香河的新能源开发工作迈出关键一步。田冶摄
在后期运维工程中,青年突击队又通过信息化手段,利用图片、视频让居民能及时了解光伏电站的运行现状,让不在家的村民也能放心。
“之前没同意开发光伏项目的村民,现在都回来问我还能不能加入。”魏家滩村党支部书记罗洪成笑着说。
从村口望去,魏家滩村一座座小院错落有致,屋顶上方的光伏板熠熠生辉,将金色阳光转化为清洁电能,通过铁塔银线送入千家万户。
村民屋顶“点石成金”,公共建筑同样“施展拳脚”。村委会、村卫生院、村镇小学的屋顶上都安上了光伏板,童趣的壁画与屋顶的“蓝瓦”搭配得妙趣横生。村集体大楼戴上光伏“帽子”后焕然一新,成为村里的“新地标”。
华电香河北部新城区域一期65MW分布式光伏项目第一批公共建筑部分成功并网。田冶摄
推动光伏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不仅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还让乡村的产业也富了起来。
“我们的厂区屋顶安装了多平方米的光伏板,让企业的用电成本降低了近20%,后续的检修、服务也很及时。”香河县康泰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康庆和连连称赞。
华电新能香河公司通过创新工商业光伏发电商业模式,自发自用、余电上网,降低了企业的用能成本。甩掉一部分成本包袱的乡镇企业发展动能更足,不断吸纳着周边村镇的村民就业。
完成春节前最后一次巡检工作,张晨宇把准备好的“福”字春联送给了客户。“复工复产后订单多,今年春节怕是顾不上休息了。”接过“福”字的康庆和说。他手中的“福”字在阳光下愈发鲜艳,新的一年从忙碌中开启,也预示着未来的蓬勃朝气。
当地人说,香河这个地方雨水少,一年到头的灿烂阳光总能给人带来温暖的希望。夕阳西下,炊烟袅袅。当记者离开时回望,只见星罗棋布的一块块蓝色屋顶折射着小村的暖暖光线,与这渐浓的烟火气交相辉映。
编辑:段鑫乐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