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要结婚了。”“父亲结婚前找我借了27万,给他的对象买车了。”“他们结婚后又陆续找我借了好几十万,一直不还。”“继母说那27万是彩礼,是婚前赠与,就算是借款也和她无关。她是不打算还了。”“现在我的钱要不回来了。”

别家的彩礼纠纷,往往发生在交付彩礼的公婆、男方与收到彩礼的女方之间。杨琦家的纠纷,则发生在她和父亲及继母之间。1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之后,“彩礼”问题,在北京这个彩礼矛盾并不算激烈的地方,也还是引起了反响。记者发现,不少彩礼纠纷在走上法庭的时候,并不以“婚约财产”纠纷的名义,而往往以“民间借贷”的面貌出现。对接受彩礼的女方而言,怕是会产生这么一个疑问:婚都结了,怎么彩礼突然变成借款了?

女儿借钱给父亲支付彩礼现要求继母还钱

杨琦与父亲和继母之间的财产纠纷,要一直追溯到父亲结婚之前的年。当年3月,她的父亲杨良朋和女友韩琴准备结婚,父亲向当时只有25岁的她借款27万,给女友买车。在后来的起诉书中,这个过程被描述为“韩琴需要购车,向杨琦借款,杨琦通过银行转账给韩琴27万元,因当时杨琦父亲杨良朋与韩琴正在商定结婚阶段,并没有要求韩琴出具借条。”

无论是如何描述的,总之这笔27万元的款项从杨琦的账户直接转入了韩琴的账户。一个月后,韩琴与杨良朋登记结婚。此后又因韩琴婚前购置的房屋、以及韩琴的亲生女儿苑某购置的房屋需要还贷,于是杨良朋、韩琴夫妇又向杨琦借款,并最终售卖了杨琦位于河北香河县的一所房屋,售房款除了偿还原有贷款,剩余的几十万元交给了继母。

按照杨琦的计算,前后几次借款,总计金额为.5万元。如今父亲和继母不还钱,为了索讨费用,她向通州法院提起了诉讼,以民间借贷为由,将二人告上法庭。

结婚好几年了,彩礼怎么成了向继女的借款了?在庭上,被告韩琴的第一条意见直指最早一笔27万元的性质:这是杨良朋对我的婚前赠与,根本不是什么借款。

她强调说,在年3月之前,她和杨琦从来就没见过,不认识。要说借款,双方之间根本没打过借条,没通过电话,也没有短信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9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