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办公室近日印发通知,经各县(市、区,下同)自愿申请、地市级和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及中医药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确定山西省、浙江省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省,北京市西城区等个县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其中,我省共12县市区,馆陶县成功入选↓↓↓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名单(河北)
馆陶县
巨鹿县
故城县
香河县
滦州市
保定市清苑区
隆化县
南皮县
滦南县
高邑县
张家口市万全区
卢龙县
工作目标
通过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进一步完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加快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构建分级诊疗、合理诊治和有序就医新秩序。到年底,在个县(含县级市、市辖区,下同)初步建成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分工协作的新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服务、责任、利益、管理的共同体。
具备这些条件
试点县原则上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县级党委、政府重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和医共体建设,具有改革创新精神。
二是相关部门协调有力,能够为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是试点县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健全,至少有1所二级甲等以上医疗机构可作为医共体牵头机构。
推广经验做法
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会同国家中医药局组建专家组,加强对试点县的对口联系和业务指导。组织开展对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情况的动态监测,适时总结评估试点县工作进展,及时推广各地的经验做法。
馆陶县
馆陶是千年古县,先后荣获中国蛋鸡之乡、中国黑陶艺术之乡、中国粮画之乡、中国黄瓜之乡、中国漆画艺术之乡、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等等30余项殊荣。
近年来,馆陶县积极探索县域医共体建设改革,上下一心,协调共力,通过优化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医师、患者双下沉,着力为群众提供“方便、便宜、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有效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逐步实现“小病不出乡(村)、大病不出县、康复回基层”的分级诊疗新格局。
先后出台了《馆陶县医共体试点工作方案》、《馆陶县医共体管理工作暂行规定》、馆陶县医共体建设工作总体考核实施方案》,医院(馆陶镇卫生院、魏僧寨中心卫生院、路桥乡卫生院、南徐村乡卫生院、柴堡中心卫生院)、医院(王桥乡卫生院、寿山寺乡卫生院、房寨中心卫生院)牵头的两家医共体,实现了县域全覆盖。
从组织管理、资源下沉、提高基层服务能力、落实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及信息化建设等5个方面,细化为19项考核指标,两家医共体分别成立了医共体理事会,签订了协议,制订了章程,完善了医共体建设工作组织领导和管理制度。
制定了医共体人员管理、绩效薪酬分配、检查结果互认、双向转诊等一系列工作方案、制度和措施,为规范医共体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通过“上联下共”不断提升县域医疗综合服务能力,通过和北京、省、医院组建医联体,开展技术协作和远程医疗,医院技术水平和重点专科建设。
该县还采取“政府主导、医院主建”的模式,在基层创建以专家个人姓名冠名的“健康小屋”个,乡镇卫生院“健康小屋”覆盖率达%。
以“健康小屋”为平台,组建个“1+1+1”模式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全面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截止目前,全县签约居民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37.1%。其中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60.8%,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率%,残疾人签约率80%。
建设紧密型医共体
完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
为推动构建就医新秩序加油点赞
声明
凡本平台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