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廊坊日报
本报讯(记者马珉璐)近日,在安次区调河头镇南马庄村的一家蜡杆加工厂,一垛垛蜡杆整齐堆放在一起,工人正熟练地把熏煮后的蜡杆“趁热”去皮并揻直、“拉筋”,然后将加工好的蜡杆打捆装车运往客户处。
该村党支部书记李永凯介绍,年,南马庄村成立了集体所有制的南马庄村农业项目开发中心,建立了“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的共享发展模式,创新蜡杆发展理念,深入挖掘蜡杆文化。如今,蜡杆特色产业已成为当地百姓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为农村发展提供了新机遇。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进“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全面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促改革,实现了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乡村振兴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全面推进。
推进乡村振兴,首要的切入点就是“产业兴旺”,产业兴,事事兴。
眼下正是甘薯秧苗采收的黄金季节,走进位于固安县马庄镇南小营村的亿科甘薯产业园甘薯秧苗大棚内,绿油油的甘薯秧苗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在进行采苗工作,一派繁忙。今年56岁的李克军将自家7亩多地流转给公司后,就一直在这里务工。
“咱们合作社以流转方式承包农户的土地,还给大伙儿提供了工作岗位,现在我们年收入能达到六七万元。”李克军说。
近年来,我市乡村产业持续壮大,重点打造了精品蔬菜、特色粮食、优质果品等七大产业集群、38个农业示范区、50个高端精品。全市共引进农产品加工业项目13个,签约引资额85.6亿元,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龙头企业分别达到7家、53家、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销售收入亿元。产业新业态也在进一步发展壮大,全市农村网络零售额共完成.2亿元,同比增长21.6%。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好不好,事关村民的幸福指数高不高。日前,记者走进香河县蒋辛屯镇李庄村,村内黛瓦粉壁、草木葱茏,一条条通村达户的道路宽畅洁净,村旁流水潺潺、曲折婉转,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景象映入眼帘。“现在村庄干净了、变美了,村民的精气神也有了改变。”村民赵凤林高兴地说,靠着优美的环境,百姓吃上了旅游饭,足不出村就把钱挣到手。
年,我市组织开展北三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共整治拆除违法用地、违法建设余处,国道20米、省道15米、县道10米、乡道5米公路控制区范围内的违建全部依法拆除,清理农村生活垃圾38万立方米,北三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把功夫下在看不见的“里子”上,着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的短板。我市积极推进“厕所革命”,全市完成户厕改造座,公厕改造座。新建6座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已投入运行,完成19个村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建设改造农村公路公里、农村电网线路公里,.7万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完成江水置换,农村学前教育实现全覆盖,(下转第二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