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流淌千年的大运河,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最亮眼的历史文化名片。打造“黄金水道”,今年,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国家5A级景区建设将进入整体提升改造阶段。记者从通州区了解到,北运河通州段40公里河道将于今年实现全线旅游通航;“三庙一塔”景区非遗传习所、主游客中心、西海子实景演艺、水马驿水资源保护利用中心等项目将在今年加快推进。明年,大运河国家5A级景区将基本完成建设,城市副中心的运河“金名片”越擦越亮眼。千年运河是城市副中心最亮眼的历史文化名片。本报特约摄影马文晓摄北运河今年6月通航到香河泛舟运河,欣赏沿途日新月异的城市景观和大美生态,是当前城市副中心最受游客欢迎的旅游体验方式之一。年10月份,运河通州城市段11.4公里河道率先通航,沿途串联起运河商务区、行政办公区、城市绿心、燃灯塔、大运河森林公园等地标。作为国家5A级景区建设的重要工程之一,今年6月,北运河通州段40公里河道以及与之贯通的河北省香河段将实现旅游通航。目前,通州正在北运河上建设新船闸,打造新景观,通航后,船舶行得稳,两岸美如画;香河正在对北运河进行生态综合整治,接下来将进行河道疏浚,并设置中心码头1处、旅游码头4处,5个码头共设置50个泊位,承载水上游览、交通停靠功能,衔接景点,实现水岸游览互动。北运河通州段还将打造“绿道花谷”和“延芳画廊”两大景区。“绿道花谷”利用榆林庄船闸、杨洼船闸等形成水面,建设集防洪、水质净化、生态景观功能为一体的湿地公园;“延芳画廊”通过延芳湿地公园建设,带动周边大片林地的发展,形成自然幽雅的景观带。此外,北运河沿岸还将建设慢行道、休息区、观景区等服务设施,利用此前的河堤路、巡河路,打造集骑行、步行等功能为一体的慢行系统,让游客有的看、有的玩,能在运河边停驻下来。 “三庙一塔”景观整体提升根据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国家5A级景区创建方案,该景区将整合“三庙一塔”、运河公园、大运河森林公园三大核心景点,辐射城市绿心、环球影城主题公园、路县故城、通州古城、张家湾古镇、西海子公园等北运河沿线文旅资源。其中“三庙一塔”,即文庙、佑胜教寺、紫清宫和燃灯佛舍利塔,是通州运河畔的地标性文物。去年,“三庙一塔”南广场启动建设,广场和绿化设计总面积2.6万平方米左右。建成后将再现通州八景之首——“古塔凌云”景致。以“三庙一塔”为重点,今年通州区将对景区内文物保护修缮、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完善、智慧景区建设、展览展示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提升改造,打造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重点历史人文地标符号。同时重点打造“三庙一塔”景区非遗传习所、主游客中心、西海子实景演艺、水马驿水资源保护利用中心、两岸营地、景区智慧化管理、应急救援服务等项目。另外,深入挖掘以运河文化、通州文脉为代表的各类文化旅游资源,推出运河文化、通州记忆、非遗体验、当代艺术、特色小镇、田园休闲、文艺范儿、健身康体八类文化旅游资源为主题的23条特色旅游线路,多角度打造城市副中心网红“打卡”地。运河为廊串联沿线文化资源大运河文化旅游国家5A级景区创建,不仅仅只打运河牌,运河沿线的文化旅游资源都将被整合、串联起来。按照创建方案,中长期景区建设中将以环球影城主题公园为基点,大运河为长廊,有机串联运河商务区的大型休闲购物中心,以及宋庄艺术小镇、台湖演艺小镇、张家湾设计小镇等时尚文化创新点,结合通州古城等历史遗产传承点和西集生态休闲小镇等休闲文化体验点等,形成“现代时尚文明+古老文化遗产”的两翼发展空间格局。正在建设中的环球影城主题公园是北京文化旅游的新地标,预计今年春季将和游客见面。宋庄艺术小镇、台湖演艺小镇、张家湾设计小镇各具特色。看画展,可以奔宋庄;看演出,可以奔台湖;体验时尚设计、参观中国设计红星奖博物馆等,可以去张家湾。小镇各美其美,可以满足游客多元的文化旅游体验需求。结合“两区”建设,通州区将完善市场准入机制,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度高、文化品位突出、孵化周期短、经济带动作用强的高端文化旅游品牌项目;策划大型国际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打造国际交往高地。“明年,大运河国家5A级景区将基本完成建设,运河文化特色进一步凸显,各项文化遗产得到全面保护,相关大型文化设施建成开放。”通州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届时将推出大运河主题文化旅游精品线路,让更多游客体验城市副中心的运河之韵、运河之美、运河之变。延伸阅读:北运河这段河道要通了,明年北京到河北能坐船河道蜿蜒曲折,北运河水静静流淌,水面上不时有小船飘过;两岸开阔平整,岸边的林带树叶金黄。11月初,记者来到香河县城西部的运河文化公园。青杄、白皮松、元宝枫、黄栌等大型乔木形成的绿色廊道,让整个河岸线悦动起来。运河公园向北几公里,清淤船正在进行作业,从河床抽出的淤泥划出一道黑色弧线,落到岸坡。北运河廊坊段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也是北运河旅游通航的出京第一站。目前,香河县正在推进北运河旅游通航,做好北运河治理和运河文化带建设,确保明年6月实现旅游通航,并与北京通州段航道互联互通。河段形似一柄如意北运河河水自西北向东南流,北京通州而来的运河水,流经北运河京冀分界点杨洼闸就来到了廊坊香河境内。运河水随河道蜿蜒流淌,过香河后自天津三岔口汇入海河。从空中俯瞰,北运河廊坊段形态好像一柄如意。香河大运河文化研究会会长王爱民向记者介绍,北运河流经廊坊21.7公里,全部在香河境内,上连北京通州,下接天津武清。历史上的“南粮北运”中,运粮船从天津武清到北京通州必须经过香河,在此停靠,排队等候进入北京通州。因此,香河古有“首都之门户、漕运之咽喉”的称谓。香河县是北运河流经河北省的唯一区域,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香河八景中有两景跟运河有关,分别是“古渡春荫”和“西河宵鼓”。古渡是指的王家摆渡口,明清时期这里是最繁华的漕运码头,“古渡春荫”指的是春天运河两岸有大的茂盛的柳树;西河指的就是北运河,“西河宵鼓”指的是往来的漕船在此停靠休息,晚上有一些娱乐活动。随着海运的兴盛,运河逐渐衰落,河道越来越窄,水质也逐渐变差,许多河段逐渐失去通航能力。可达Ⅵ级航运标准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遗产,香河县高标准编制了《北运河廊坊段旅游通航规划》和《北运河廊坊段旅游通航规划实施方案》,全力推动河道疏浚、通水通航、生态绿化、文化旅游等项目,科学布局文化、生态和旅游发展主线及重要节点,让千年北运河重焕新生。施工方相关负责人陈思远向记者介绍,主要施工任务包括清淤疏浚、岸坡防护和堤防砌筑等工程。根据地质资料,这段河床表层广泛分布淤泥,厚度约0.3米至0.6米,呈软塑状、流塑状,疏浚开挖难度较大,且运输、堆放不便,本工程采用绞吸式挖泥船进行清淤。他说:“根据工程量清单,本期治理首端淤泥开挖量达十余万立方米,通过特殊管道输送到岸坡晾晒区,经晾晒、蒸发,淤泥初步结板干化后,再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再进行汽车运输。”清淤疏浚及岸坡防护工程完成后,北运河廊坊段将达到Ⅵ级航道标准。年3月将与通州同步开展冀京段2.4公里界河疏浚,预计4月完成。实现旅游通航之外,工程还兼顾防洪要求。在提防改建工程中,工程规划新筑提防16.8公里,其中左堤9.9公里,右提6.9公里,并加高培厚现有提防3.8公里。束堤后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营造文旅融合格局在通航建设中,香河县还设置中心码头1处,旅游码头4处,5个码头共设置50个泊位,承载水上游览、交通停靠功能,衔接景点,实现水岸游览互动。香河县还将强化景观绿化,实施了堤防绿带绿化、运河大道景观提升、运河文化公园建设等工程。同时,狠抓污染治理提升水体质量,加强了北运河沿线区域、水域的生态保护。香河县文旅局负责人表示,借助北运河旅游通航契机,将北运河香河段及其沿线打造成为文化精华带、绿色生态带、休闲旅游带和区域协同发展的典范联系纽带,深入挖掘整理运河文化遗产,谋划建设运河文化特色小镇,加快构建“通航引领、产业带动、文旅融合、全域发展”的北运河旅游通航发展新格局。来源北京日报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王海燕陈强流程编辑U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9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