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香河,还是因为那些开在家门口的“香河肉饼”店。的确,肉饼让香河名扬天下。

不知您是否和我一样,虽品尝过肉饼的味道,却不知这饼的“老家”究竟在哪儿......

图源网络

之前就听朋友开玩笑说,北京到香河只有“一脚油门”的距离。打开地图,廊坊市香河县的位置一目了然,它四面与京津接壤,距离北京只有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北运河穿境而过,虽然全长只有21.7公里,但它北连北京的通州区,南接天津的武清区,历史上就是大运河南北漕运的咽喉要道。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香河有着“首都之门户,漕运之咽喉”的称谓。

我们造访香河的时候正值深秋,最低气温已接近零摄氏度,但秋日的暖阳和北运河畔被秋色渲染的暖色调为我们驱散了凉意。在香河人的心中,大运河是他们的母亲河,历史上香河的发展与演变都与这条河流息息相关。如今,大运河留给香河人的除了散落在运河沿岸的风物遗存,还有那说不尽、道不完的运河故事......

安头屯中幡

安头屯,是香河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在那里却孕育了一种独树一帜的民间艺术———安头屯中幡。历史上曾两次受到了皇帝的御封。近十米高的中幡在表演者的手中闪转腾挪,动作惊险、招式精妙,看中幡的表演真是让人捏一把汗!相传,中幡起源于隋唐时期,当时北运河岸边的船工受船帆启发,创造了这种娱乐活动。从那时起,运河上的点点白帆开始走进了香河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逐渐演变成了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流传至今。

香河肉饼

在香河的大街小巷,看到最多的店铺当属肉饼店,少说也得有上百家吧。打听了一下,其中不少店铺只卖肉饼,可见香河人对肉饼的钟爱。说真的,道地的香河肉饼和在外地吃到的还真是不一样!皮薄、肉厚、焦香、鲜嫩,不愧为香河的金字招牌。您知道么,香河肉饼声名远扬也是沾了大运河的光。相传,清朝乾隆皇帝和宰相刘墉沿着大运河下江南时,船队在香河停靠,偶然的机会品尝到了香河肉饼,便大加赞赏,皇帝亲自“带货”助力香河肉饼扬名天下。

去过香河的人,一定会发现大运河给这座小城留下了太多的文化烙印,那些关于运河的故事依然在被人们铭记和传颂......

香河,是我们《大运河》摄制组进入北京前的最后一站。拍摄的那几天,我在想,在那个漕运的时代,那些沿大运河北上的船队商旅们经过香河的时候会有着怎样的心情?是激动,还是喜悦,我想更带着一份期待吧......因为他们在经历了无数的风浪之后,漫长的旅途即将要到达终点。

拍摄中我们得知,预计在今年夏天,北运河香河段将与北京同步旅游通航,那个时候我们不妨船行在北运河上,再试着去体会古人的心境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