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京津走廊”之间的廊坊市,由于过去医疗基础差,市民看病就医都往北京天津跑,“医疗虹吸”现象严重,不仅增加了京津就医压力和交通拥堵,也制约了廊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来,廊坊市向“医疗虹吸”宣战,全面推进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
医院专家在廊坊北三县出诊
“截至目前,廊坊市全部7医院医院开展了合作,10余家医疗机构实现京津冀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32医院与京津60医院互联互通……市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京津优质医疗资源,到京津看病的人数逐年明显减少,如今廊坊‘医疗虹吸’基本消除。”廊坊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说。
医院即将建成投用
近日,地处廊坊市开发区的河北中医院建设工地一期施工接近尾声,这座由中医院与河北省合作的医院即将建成投用。目前一期工程的化疗楼、特需门诊楼、体检中心、放疗楼已经建成封顶,正在准备医疗验收,验收合格后即可开诊。这座总占地亩、建筑面积约59医院将于年全部建成,将成为拥有张床位的医院,廊坊市民将在家门口享受到从肿瘤筛查到诊断、治疗、康复的全程精准照护。这座医院的建成投用,将对大幅降低北京就医压力和缓解北京交通拥堵等起到重要作用。
北京患者持医医院就医后费用直接结算。李泳辰摄
4月30日,由通州区、武清区、廊坊市卫生健康委联合主办的“第二届通武廊基层中医药创新与发展论坛暨区域医养结合峰会”线上会召开。“通武廊”中医药合作将成为环京区域的新亮点,三地中医药文化交流、人才队伍建设、特色适宜技术推广、重点学术研讨等新一轮合作徐徐展开。
前不久,廊坊市妇幼保健院与首都儿医院深入沟通后达成合作意向,目前双方正在进一步规划完善合作方案;在廊坊市大厂县,医院医院签订了框架协议,达成全面托管意向……
“专科联盟”风生水起
年以来,廊坊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在巩固落实“京津冀医疗卫生既定合作项目”的基础上,创新开展的“跨区域专科联盟建设”风生水起,生机勃勃。
医院
医院医院合作构建了跨区域“胸痛”急诊急救中心,有效解决了在廊坊市就医的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等患者的“救命”问题;医院医院建立的医联体,构建了跨区域“脑卒中”急诊急救中心,让在廊坊就医的“脑卒中”患者享受到北京医疗资源,彻底解决了廊坊市过去脑卒中病治疗致残率高的问题;廊坊市与首都儿科研究所、通州区妇幼保健院合作,构建“指向家庭、基于儿科与妇产、跨区域”的专科联盟,填补了廊坊市公立儿童、医院的“空白”,大大丰富了廊坊妇幼诊疗资源,使廊坊儿童和产妇不出家医院优质服务;廊坊市卫健委以“京津廊癫痫专病三地联诊项目”为载体,进一步推动廊坊市“癫痫”患者的筛查诊断与规范化治疗……
年以来,廊坊市已有15个中医协同专科开展合作、15位北京老中医传承基地全部落地;名北京中医骨干顺利完成在廊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其中10项北京优势传统技法已在廊坊市全面推广,13支领军团队成为一支服务廊坊的重要力量。
北三县与通州医疗一体化方兴未艾
最新数据显示,三河市全市医疗机构数量和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医师、执业护士数量都高于北京通州区,但从业人员学历、医院管理能力与北京还存在很大差距。近三年来,三河市积极与北京知名医疗机构通过开展建立分院、合作共建、科室共建、人才轮训、开通绿色通道等多种形式,努力提升医疗实力。目前北京专家来三河坐诊次数增加到余次。
医院,该院与首都医科医院合作建立的心内科门诊室,由过去的一周每周一个上午出诊增加到每周一至周四上午有两名心内科专家长期出门诊,同时负责查房、教学、指导手术,医院心内科专家坐诊达次,讲课36课时,带教手术18人次,受到大厂医疗机构和市民的普遍好评。
在香河县,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等20医院长期聘用70位知名医疗专家到香河坐诊。医院医院、中医院、中医院、国家级名老中医工作室等建立合作关系,国家级名老中医黄丽娟、医院建立学术传承基地,医院副院长王立强、内二科副主任吕炳禄等8人结为师徒。
廊坊市卫健委下一步将有针对性医院重点学科能力建设,医院医院;依托北京市医疗卫生资源优势,推进医院、医院、医院等与北三县医疗机构的合作;支持帮助更多北三县医疗机构纳入京津冀鲁四地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和影像资料共享,进一步扎实推进通州与北三县医疗一体化发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