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贝茨和妻子雪琳在浙江徒步途中。受访者供图
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记者梁希之、雷琨)1月3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为友谊徒步,一位英国上院议员的“中国时间”——“浙江女婿”麦克·贝茨勋爵在行走中“解读中国”,走出文化交流之桥》的报道。
“想要了解中国,就需要完全转变一种思维方式,准备好将你的‘文化偏见包袱’丢在机场。”
在纪录片《之江故事》开头说出这句话时,“中国通”麦克·贝茨的满腔自信,仿佛要溢出屏幕。
从浙江杭州出发,经绍兴、金华、丽水等地,一直走到温州,历时31天,行程公里……去年底,贝茨夫妇的徒步故事被制作成纪录片,在全球多个主流媒体平台播出。这部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监制、“解读中国工作室”摄制的片子,收获了不少好评。
事实上,刚刚过去的年,对这位英国上议院议员来说,可以算是一个“中国年”。除了《之江故事》,贝茨还受邀参加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观礼,年底又获颁了“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奖……
(小标题)为什么要徒步?
“我是‘中国女婿’,希望为中英文化交流增加一个新途径”
这不是麦克·贝茨首次踏上徒步中国的旅程。
“他顶着烈日步行约公里,将募捐来的善款投入中国慈善事业,并呼吁人们珍爱和平。”年10月19日,习近平主席在英国议会发表讲话时,提到了为和平慈善事业来中国行走的麦克·贝茨。贝茨的名字,由此被很多中国媒体和网民知晓。
那年7月,贝茨和妻子雪琳从北京出发,途经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五省,最终抵达杭州——雪琳的故乡。
年9月,他们再次来到中国,从北京出发,经香河县、宝坻区和唐山市区,最终到达河北曹妃甸,走了多公里。
贝茨有很多头衔:英国终身贵族、勋爵、英国女王枢密院顾问官、前英国国际发展部国务大臣,但在《之江故事》中,他的自我介绍非常简单:“来自英国的徒步爱好者、政治家”。
10年前,48岁的贝茨为了给一家名叫“明天之星”的慈善机构筹集善款,第一次踏上徒步之旅。从年开始,徒步已成为一种习惯,如今他已累计走过25个国家,行程公里,募集善款万英镑。
为什么要徒步?
“不是我选择了徒步,而是徒步选择了我。”贝茨是个热爱生活的乐天派,他喜欢《诺丁山》一类的浪漫爱情电影、喜欢看英超比赛、喜欢纪实文学、喜欢妻子雪琳给他做的所有中国美食,尤其是香酥鸭和川菜。
出人意料的是,他对徒步这项运动本身却“算不上喜欢”。贝茨说,他并不像《荒野求生》的主持人贝尔那样热爱野外探险,“但我希望通过徒步为社会做出贡献。”
贝茨年轻的时候,曾梦想成为国会议员或是部长这样的大人物,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意识到,更大的责任不是做某种人,而是做某些事,“这就是我开始徒步的理由。”贝茨很喜欢一句中国谚语,“一步一个脚印”——徒步路上,实实在在地走出每一步,为生活困顿的人做点“实实在在的事”。
年8月19日-9月18日,贝茨夫妇携手踏上他们的第九次徒步之旅,以“为友谊行走”为主题,地点再度选在中国。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雪琳是杭州人,我又是‘中国女婿’,我们希望通过此次经历,为中英文化交流增加一个新途径。”贝茨希望更多的人来中国走走看看,亲身感受中国的发展和变化。
(小标题)走出一道桥
“我们走过了很多桥梁,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正试图通过徒步,在两种文化间架起桥梁”
贝茨喜欢“桥”。
徒步之旅首日,贝茨夫妇和来自杭州当地的志愿者徒步穿越钱塘江大桥。这座由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设计的双层公路、铁路两用桥,让贝茨联想起他家乡的纽卡斯尔高架桥,也让他思考行走的真正意义。
“我们走过了很多桥梁,这些桥梁在徒步过程中颇有代表性。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正试图通过徒步,在两种文化间架起桥梁。”
在“两山论”(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源地下姜村,贝茨被一座“设计很古老”的桥吸引了。
贝茨口中的“OldJiang(老姜)”、前任村长姜银祥为他讲述了老桥的故事:年,村民集资盖起了这座桥,那时村里太穷,为了省钱,桥体是村民自己设计的。
跨过老桥,如今的下姜村小河潺潺,一派江南水乡风情,村民将灰瓦白墙的村舍改造成舒适的民宿,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十多年间,村民的年收入从两千元增长到三万多元。“Amazing!(太棒了!)”听说下姜村已经实现全面脱贫,贝茨不禁赞叹。
徒步之旅的第17天,贝茨一行人沿着永康河畔的绿林小径往缙云走。途经一座有年历史的廊桥时,忽然下起倾盆大雨。贝茨夫妇和志愿者一起,躲到桥上避雨。桥头喝茶打牌、聊天唱歌、自得其乐的当地居民吸引了贝茨的注意。他把登山杖拄在身前,歪着头听几位老伯坐在竹椅上拉二胡。
贝茨对这场意外降临的大雨颇为感激,“想象一下,要是没有下雨,我们错过了这里,该有多可惜啊。”在当天的徒步日记中,贝茨对这座古廊桥着墨不少,“我发现其实这座廊桥不仅沟通了两岸,它还承载了永康独特的社会文化。”他写道。
贝茨在随身的小包里装着笔和本子,以便随时记录当日所见所感。每走完一天,他都要完成一篇徒步日记,他用英文写,再交给志愿者译成中文。双语版的日记经雪琳校对把关之后,一起发表在他们的社交账号上。日记格式统一,文前注明今日里程、累计里程、当日和累计募捐数额,文末附上捐款通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