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协同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由北京市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河北省廊坊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香河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协办的以“四地一家亲相约副中心”为主题的通州·北三县文化旅游推介活动启动,面向市民及游客宣传推介文旅资源,促进文化旅游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北京市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规划发展科科长王焕芝、香河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姚立民、香河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四级主任科员王建军、大运河文化研究会会长王爱民、新闻媒体记者、摄影师及影像达人、旅行社代表等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突出“互相了解”内涵,通过一系列文化旅游特色活动的体验,相互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彼此的近邻。

第一站:参观香河中信国安第一城

“香河中信国安第一城”位于北京东南郊,西临北京,东接天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曾获得“中国年公园”、“中国现代优秀民族建筑综合金奖”等荣誉称号。“中信国安第一城”是一座融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健身、美食购物、影视拍摄、会议展览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自驾圣地,景区拥有能为自驾游客提供自驾游所需的吃、住、游、购、娱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功能。

第一城它外仿明清时期北京都城的城垣风貌,采用“缩地不缩景”的方式,按照1:1的比例复原了老北京“内九外七”的城垣格局。由周边5公里的空腹城墙、22座错落有致的城楼、具有浓郁中国传统文化风格的建筑群和独具匠心的皇家园林组成。整体风格尽现华夏古今文化之精华、神州民族建筑之异彩,是传统美学与现代建筑技术的完美结合。

第二站:参观北运河香河段

参观北运河香河段

北运河香河段美景

北运河流经廊坊21.7公里,全部在河北省香河境内,上连北京通州,下接天津武清,两岸绿树成荫,河面碧波荡漾,古有“首都之门户、漕运之咽喉”称谓。日前,北运河河北省廊坊市段旅游通航工程建设全面提速,相继完成了规划编制、权属段清淤,景观、堤防、护坡等水利工程施工,两个停靠点建设,并成功实现游船下水试航。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将北运河廊坊段旅游通航工作列为“一号工程”,全面对标对表北京、天津,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努力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导典型、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示范样板。在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推动下,高标准编制了《北运河廊坊段旅游通航规划》和《北运河廊坊段旅游通航规划实施方案》,进一步明晰了推进大运河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大运河沿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全力推动河道疏浚、通水通航、生态绿化、文化旅游等项目,科学布局文化、生态和旅游发展主线及重要节点,让千年北运河重焕新生。

第三站:参观县文化艺术中心文博馆和非遗展馆

镇馆之宝——渠口经幢

张堪建渠场景复原和石虎展品

清代皇封安头屯中幡原物

香河竹马会

文博馆总面积平方米,谨遵“朴素大气、厚重典雅、自然流畅、特色鲜明、科技环保”的设计原则,参照新型博物馆建设标准,全力打造的县域历史文化展示中心。

县文博馆通过组织专家团队深入挖掘、整理香河史料,并运用大量科技手段与创新创意,实现了“体验式”“情景式”参观模式。馆内用荷叶、芦苇等植物置景进行装点,再运用场景复原,实现移步换景。

一层历史展,以“香河流韵潮汇京津”为主题,聚焦于香河历史沿袭与文明遗址。历史展分为“香河之源”“运河金波”“古城大观”“近代风云”四个篇章,展出了香河多件文物,其中镇馆之宝——渠口经幢也在该层展出。同时运用多媒体影音技术,还原出亦真亦幻的古香河。

二层文化展,以“富美于斯历久弥新”为主题,聚焦于香河文化传承与生活场景。重现百年来的香河民间生活景象,商业文化、民俗文化、仁人志士的言传身教历历在目,传递出香河商贸富裕、文化富足、精诚为美的人文风貌特点。

第四站:水岸潮白景区李家大院深度体验游

参观水岸潮白景区

参观李家大院

参观景泰蓝区工艺品

观看景泰蓝工艺品制作

火车商业街和亲子乐园掠影

参观水岸潮白景区

香河水岸潮白田园综合体项目以农、旅、文、养为发展主题打造的特色文化旅游,这里有三进式古建四合院,李家大院,一进院内含接待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展厅及老物件村使馆,二进院为北方特色餐饮,三进院为四合院大炕式特色主题客房,四合院外设有绿皮火车风情街,绿皮火车+七彩涂鸦,让火车变成了一件艺术品,拍照,合影,让众多游客流连忘返的网红打卡圣地,水岸潮白田园综合体真正意义做到让客人留下来,让乡村美下去,开启了乡村田园新模式。

本次活动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协同发展规划》,推动通州区与廊坊市北三县地区文化旅游融合并进、同频共振,结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以及北三县文旅发展成果而开展的。活动举办以“四地一家亲相约副中心”为主题,面向北京市民宣传推介三地文旅资源,促进三地文化旅游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四地”的融合发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