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张建新、刘喜荣)自年4月提交创建国家和省级森林城市申请以来,廊坊香河县始终秉持着“以创建国家和省级森林城市为目标,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为目的”的理念,不断把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通过创森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生态福利。“创森结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过程。要通过创建国家和省级森林城市,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播撒到千家万户,让宜人宜居的生态福利惠及到千家万户。”香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对照创森指标体系,认真分析研究创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和短板,坚持问题导向,有针对性地精准开展创森工作。全力加强森林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香河县多河富水,境内9条大小河流迤逦流淌,哺育了两岸勤劳质朴的人民,也形成了两岸丰茂的植被、多样的生物。据首都师范大学专业团队在香河进行的摸底调查统计,栖息、繁衍在香河湿地的鸟类多达45科种,雁鸭成群,鹭鸟翔集。针对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中对生态文化教育基地方面“建有参与式、体验式的生态课堂、生态场馆等生态科普教育场所5处以上”的要求,香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结合实际,明确了生态文化教育基地的建设思路:依托现有场馆和公园绿地资源,增加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元素和功能。他们组织专业人员到县规划馆、县文化艺术中心、水岸潮白景区、万亩荷塘景区等处进行了深入调研,与北京、山东等专业团队进行了深入沟通,最终确定了在县文化艺术中心建设生态科普长廊项目,建成并对外开放。该项目展示橱窗长16米、宽3米,背景是专业画师手绘的蓝天碧水大场景,地面是由芦苇、荷花等组成的模拟湿地小环境,按照1:1比例制作仿真动物标本,实现了与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并配合标志牌及多媒体解说系统,使参观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接受到科普知识熏陶。同时,他们把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情况纳入了对各镇创森考核的重点内容,各镇均建起了一处生态文化教育基地,设置了创森标语、科普专栏、树木名片等宣教设施,形成了覆盖全县的生态文化宣教网络,既有效扩大了群众对创森的知晓率,又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全面加强公园绿地建设。针对国家森林城市指标体系中“公园绿地m服务半径对城区覆盖达70%以上”的要求,香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园林、淑阳镇等单位深入实地调研,寻找合适的游园点位。他们在河北城乡规划院的科学指导下,年在城区先后建起了一中北门、淑阳镇东等6处小游园。年,又谋划实施了郎庄、池套、后套、许台、后小屯、矬口等村街的13处游园。让老百姓足不出千米就能有一个歇脚、养眼、休闲的生态空间。目前,这些游园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全部建成后香河“公园绿地m服务半径对城区覆盖率”指标将超过80%。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782.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