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中国证券报
摘要分析人士指出,“量升”往往是“价涨”的前兆。
近期,北京部分房地产企业召开内部会议,传达“涨价令”,最快从下个月就开始做出价格调整。在其他一些热点城市,优惠减少、价格上调的情况已初现端倪。分析人士指出,“量升”往往是“价涨”的前兆。近期,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回暖明显,部分房企销售目标完成情况较好,因此具有涨价的动力。若市场继续升温,更多房企将做出价格调整。其中,在供需关系相对紧张的一线城市,部分区域可能率先出现价格回调。
内部传达“涨价令”
“现在市场好,政策上又鼓励买房,所以涨价是早晚的事情。”上述销售人员表示,最近是很好的买房窗口期,因为很多项目的价格优惠还在推行。一旦政策层面的利好真正落地,这些优惠措施就将取消,项目的售价就会出现上涨。
本报记者了解到,近期该房企已经召开内部会议,宣布将在12月份对旗下项目的价格进行全面调整,具体调整幅度根据项目所处的地段、商区而定。也即,“涨价令”已经率先在该公司内部下发。
燕郊,大厂,香河(北三县)选房现场异常火爆
多位地产巨头看涨一线城市房价即将退休的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透露,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今年以来土地出让收入已突破亿元(人民币,下同),住宅用地突破亿元。期间地价上涨大约57%。以如此高的地价为基准,房价降很难有下降空间。
以北京市为例,任志强指出,今年以来京城的土地出让金额已超过亿元,刷新历史记录,但土地成交面积仅去年的65%左右。土地基价也大幅提高,“房价怎么降的下来?”
易居中国执行总裁丁祖昱也认为,从整个供求状况来看,一线城市房价肯定是向上的趋势。丁祖昱以目前土地消化周期为例指出,一线城市只有1年,二线城市2.13年,三、四线城市2.5年左右。如此来看,一线城市房地产供不应求,“房价往上的空间还是存在的”。
今年以来,中国楼市降温明显。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不断下滑、商品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多月处于同比下降的区间,房价更是两年来首次出现下降。不过10月以来,在官方各种政策提振下,楼市下行的脚步已经有所放缓。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创会会长聂梅生在论坛上表示,根据现在的情况,房价结束“负增长”可能会在明年二季度以后。此后整体大中城市房价涨幅略比明年的GDP目标低一些就符合期待,算是“软着陆”。不过,她认为一线城市也不能一概而论房价涨跌,其关键在于去库存状况和后续的金融政策变动。
中国央行21日在时隔两年后再度宣布降息。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房地产业内大都将此视为楼市反弹的重要信号。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甚至断言房价在几个月后就会止跌反弹,而且一线城市房价会“领涨”。
不过,任志强指出,业内可能过于乐观,因为去库存仍然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聂梅生也表示,去库存是最为综合的指标,与土地、需求都有关系,“哪里去库存快一些哪里的房价就涨得快一些。”而且她也指出,类似温州、鄂尔多斯等局部崩盘的情形,有可能在一些城市继续上演。一些地方房地产存量或待销的部分太多,再加上融资成本太多,资不抵债,十分危险。
泰禾集团总裁助理、集团品牌总经理沈力男在同一论坛上提出,该企业仍将以加速去库存为当前主要的销售策略。他指出,如果现在政策叠加,明年春节之后,可以预见一线城市楼市会出现一个小阳春。
龙湖集团公司品牌及营销部总经理袁春则表示,公司会根据市场情况定价,大概判断感觉明年市场不会比今年差。不过,明年下半年怎么走还得看宏观形势,目前来说,各地冷热情况不均。库存量小的地方,加上预判未来供应量,市场有上行机会,而库存量特别大的地方则确实很难判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37.html